吴跃农
来源:企业改革与发展 2023-12-06 13:58 发表于北京
摘要
在外贸领域,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同比增长6.1%,明显优于整体,是稳规模、优结构的中坚力量。本文通过梳理今年民营企业在进出口方面的态势,总结经验,并提出目前外贸民企依然面临的几大挑战及针对民企克难而进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民企外贸保持良好增长态势提供有益参考。
民营企业进出口业绩抢眼。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0.8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一、二、三季度进出口规模逐季抬升,9月当月进出口规模创年内单月新高。民营企业进出口16.34万亿元,同比增长6.1%,占比超过半壁江山,即超过国企与外企的总和,占进出口总值的53.1%。在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经营主体中,八成以上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自主品牌产品出口比重同比提升0.7个百分点至22.7%, 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好于整体,同比增长3.1%;机电产品出口占比提升,同比增长3.3%。
一、民企进出口良好态势启示
一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和供应侧契合全球数字智能化转型和能源转型的旺盛需求。产业是外贸的基础,雄厚的制造业实力是民营企业外贸的重要支撑,民营企业贸易产业融合发展,聚焦“新产业”“新业态”,制造业企业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持续高效赋能制造业发展。食品机械、电子电器、绿色建材、工程机械与运输车辆等契合东盟市场需求的产品,使民营企业能够不断扩大开放合作的“朋友圈”。民营企业在“新三样”(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光纤通信、5G 技术、无人机、造船及海工产业等主业及基础工程建设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疫情导致各国对“新三样”和信息通信等需求持续增加,疫情恢复后全球对民企擅长的、抢先推进的各种项目的实施需求大、速度要求快,加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项目对接,使民营企业有充分施展生产能力的广阔舞台。
二是民企迎难而上充分展现产业布局智慧和韧劲。一来,在面对民企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链向我国梯度转移和向东南亚、北美、中东欧等地转移的同时,制造业“智改数转”成效喜人,主力布局于产业链上游高附加值、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二来,品牌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也是民营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许多民营企业走过一条从代工到推出自有品牌、打入海外市场的创业之路,在电子信息、光纤通讯、医药、新能源、船舶、纺织服装等重点行业有一大批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产业集群,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出口影响力和溢出效应。加上成本、质量、时效完胜的对外基础建设工程,能“啃”下难以置信的艰难工程。尽管欧盟对华在光电通信等一系列项目上实施“双反”,将使民企出口欧盟的产品面临70% 以上的高额关税, 在中国产电动汽车上又新实行“补贴调查”,不断出招阻遏我国外贸,但作为外贸中的生力军,民企对形势的变化有较好准备和预案,一方面利用好提前布局的欧洲产业基地,消化瓦解“双反”阻击及所谓“补贴调查”,毫不退缩,在今年乘势出击扩大投资,提升产能以紧紧抓住欧洲市场,还通过在海外建立研发中心,通过推动欧洲标准与民企研发的深度融合,在欧洲产品认证准入、适应性改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更好地融入并驱动全球新能源产业链。另一方面,统筹利用好南非及非洲、德国、东南亚、南北美等“一带一路”产业基地的对欧关税优势,合理利用国际贸易游戏规则,提升国内对上述基地在上游产品方面的出口,实现产业链各环节贯通畅流。
三是民企跨境电商成为对外商贸强劲重要平台。民企与各国跨境电商合作等新业态快速发展。浙江、广东、江苏等地民企积极投资海外仓建设,大力发展“跨境电商+产业带”新模式,聚焦新能源、汽车零配件、轻工纺织、机械设备、智能家电、建材家居等优势产业集群,加大与跨境电商重点平台、服务商的对接,形成标杆企业带动、产业带企业合力“抱团出海”的喜人景象。一大批中小民企通过整合和新建对外销售商贸平台,结合物流服务和线上支付功能,利用海外仓进行备货,简化采购、分销、物流、海关、支付等流程,极大降低对外贸易采购、物流等经营成本。中外跨境电商的发展,还培养了中外直播营销人才、加快了“一带一路”数字化转型步伐,为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脱贫和可持续发展拓展更多路径,为我国产业提档升级注入新活力,形成外贸出口“马太效应”。
四是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举措助力民企外贸。政策举措呈现制度、法律、政策、舆论等内容的全面性与推动解决实际问题的可操作性特征,围绕畅通物流、促进贸易便利化、减负增效、创新发展等方面推出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保障外贸领域生产流通稳定、加大外贸企业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第一时间帮助外贸企业抓订单、拓市场和稳定外贸产业链供应链。对民企出国参展、拜访客户等的政策补贴, 能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这些政策措施很及时,其本质是营造更加开放的发展生态,提升更广范围资源整合能力,促进民企对外贸易迈出坚实步伐。政策加持,持续提升民企进出口便利度,不断增强民企链接全球市场能力,如南京推行“提前申报”及进口“船边直提”、出口“抵港直装”、内外贸“同船运输”等模式,压缩进出口通关时效。今年上半年,南京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同比增长50.2%。再如,出口退税方面的政策举措也很便捷,民营企业资金的快速回流增强了企业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的信心,在民营经济发达的省份,申请出口退税全程网上办,出口退税“随到随审”,加速了资金周转速度,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的研发和扩张产能的压力。政策给力、企业努力,民企出口势头向好。
五是民企在进出口领域和“双循环”格局中独具的优势发挥。其优势体现在:其一,创新为魂和灵活经营机制;其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其三,市场开拓能力强和成本控制较好;其四,善于国际合作之道;其五,产品质量制胜。
二、当前民企进出口主要难点
一是供应链、高科技产品和国际合作一定程度受到政治因素的打压扼制。近年来,一些民营科技企业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美国开始实施出口管制,我国一些产品中的进口关键物料和核心装备受到影响。为解决“卡脖子”问题,民企积极应对,新增和加大研发投入,在许多关键领域迅速完成国产化替代并有弯道快速超车的充分智慧和实绩,但不可否认,依然存在国产化研发替代尚未完成的领域。受“实体清单”影响,许多民企与美国、欧洲公司的合资合作均因外方撤离而遭受解散、撤资的重重困难。特别是美方将我国民企光纤通信巨头某集团的PEACE 项目的投资方、供货方、建设方一并列入“实体清单”,使得我国民企首条自主可控的海底通信系统面临政治、商业、舆论等方面的空前压力和夭折危险。
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愈发严重的阻遏。2019年开始,欧盟在《外资审查条例》下开展对外国投资的安全审查, 2023 年7 月起又施行《外国补贴法规》,将进一步影响包括赴欧投资和民企在内的我国企业参加的当地公共采购。此外,贸易保护主义叠加供应链尽职调查收紧,如欧盟2022 年以来, 先后通过《企业可持续报告指令》《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等系列法令,使得包括民企在内的我国企业只有投入大量成本以进行工艺改进、技术专项、信息披露并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倡议,这些均给企业扩大出口造成一定阻遏和大幅增加产出成本。
三是节能减排绿色生产成为所谓“硬约束”。这是专门用来对付和“找碴”我国企业的。2023 年5 月欧盟理事会通过《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我国民营钢铁行业深涉其中,意味着“碳关税”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碳关税的实施将会大幅抬高钢铁企业的生产成本,导致钢铁产品出口价格上升,增加钢铁产品出口竞争压力,明显削弱我国民企钢铁产品的国际价格竞争力。法案设立了过渡期和实施期两个阶段,其中2023 年10 月1 日至2025 年12 月31 日为过渡期,2026 年1 月1 日起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
四是传统优势出口产业面临较大困难。需求动力仍显不足情况之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特别是受俄乌冲突、中东乱局等影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贸市场走弱以及美国“涉疆法案”及东南亚劳动力成本较低等多重因素叠加,传统产业如纺织服装行业受到的影响和面对的困难较为突出。
五是民营进口方面受汇率变动大、人民币兑换美元走低的影响较大。出口有出口退税政策,但进口没有进口退税等补贴政策,制造业企业进口原材料成本不断增加,经营压力不断增大。对于商贸民企而言,势必造成销售价格涨价并转嫁给消费者,引发市场抵触,造成销量缩减,进口企业利润趋薄甚至亏本。
六是民营钢铁企业面临“内外夹击”的窘迫。进口方面,供应链受制挨“宰”困扰始终难解,长期受制于国外铁矿石供应商的相对集中垄断和价格控制操纵,使民企在价格谈判中手中无牌、议价力较弱,被动受损。出口方面,退税裁撤带来困扰,这是来自政策内部的原因。2021 年国家分两次取消绝大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对民营钢企出口价格竞争力影响较大。
七是企业遭遇出国签证难。欧盟和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对中国护照签证都采取了收紧政策,导致民企大批人员赴国外开拓市场、拜访客户、参加展会等异常困难。此外,“一带一路”范畴中的南非、墨西哥等国也由于国内不明因素,造成中国护照签证申请递交困难、出签困难。
三、支持外贸民企发展的对策建议
民营企业一定要持续发挥经营灵活度高、市场适应性强的优势,保持我国外贸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需要从内部和外部共同发力。
针对民企内部,建议一是加大自主研发,争取全面攻克“卡脖子”问题。二是传统产业出口企业必须找准自身定位,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三是必须增强风险意识和加大合规建设。四是必须加大绿色可持续发展步伐。
针对民企外部环境,建议从以下十点进行赋能:
一是建议针对原材料依存度高、进口价昂问题,国家一方面促进国内铁矿生产企业发展,提高供应能力,另一方面组织国内企业拓展海外铁矿资源,在非洲、美洲开辟建设更多资源替代供应地,从根本上破除几个传统矿石供应国的市场垄断,减轻国内供应链压力。
二是建议针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采取一定举措,稳定汇率水平,帮助企业控制进口原料成本,对民营进口企业酌情适当补助。
三是建议考虑一定范围恢复钢铁企业的出口退税。建议政策对钢铁民企包括优特钢线棒材在内的高附加值钢材产品进行税则号细分,并考虑给予一定的出口退税,以保持一定量的优特钢材产品的出口,使得中国钢铁民企能积极参与国际产业链的合作和竞争,提升中国钢铁产业的竞争力。
四是建议国家加快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并针对遭受美国实体清单制裁损失的企业给予专项资金救助,帮助民企度过难关。
五是建议加快国家扶持、鼓励民企自主创新的机制建设。对符合条件的民企依据其创新和工程推进情况,以更大的改革力度和“三个平等”既定政策,落地企业建设国家级创新中心、全国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使企业为创新主体落到实处并推进加快解决关键技术创新。
六是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参照“丝路基金”等模式,成立“一带一路信息和能源基础设施基金”,切实资助民企建设国际海洋通信及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等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产业,解决民企海外投资资金量大、国内金融机构额度供应小的主要矛盾。
七是建议国家工信部从政策层面鼓励中国通信运营商或OTT 企业加大对中国自主跨洋通信网络的投资(如参股、合资、购买带宽等方式),推动我国民企建设形成覆盖全球的自主可控海洋通信网络。
八是建议政府部门梳理海外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关法规条款和要求,培育国内服务机构,加大对投资民企参与可持续发展的引导和指导,同时对民企可持续发展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
九是建议政策帮助传统产业出口民企在人员素质、运营能力方面提质升级和协调相关方面“会诊”,共同解锁产业链、供应链困难。
十是建议国家外交层面沟通和采取相关措施,推动各国放宽并支持对中国护照签证的审批发放,进一步加快APEC 商务旅行卡的办理速度。
(作者系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理事、苏企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