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研究动态
研究活动
学术动态
培训咨询
学术通讯
商会论坛
  学术通讯
首页商会论坛
2019中国民间商会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

  来源:浙大社会治理

  11月16-17日,2019中国民间商会论坛在浙江大学举行。本届论坛由中国社会组织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浙江省商会)、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和浙江大学共同主办,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省商会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承办。来自全国从事商会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民政及工商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优秀行业协会商会代表等百余位嘉宾参加论坛。本届论坛以“行业协会商会在特殊时期的特殊作用”为主题,从行业协会商会回应经贸摩擦和经济下行、行业协会商会能力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新型政商关系视角下的行业协会商会发展与实践、行业协会商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等角度开展深度讨论。

  中国民间商会论坛活动始于2001年,由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教授倡议发起。论坛每年选择一个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商会行业协会实践工作者和相关党政部门领导展开深入讨论。自2013年起,该论坛永久性落户浙江杭州,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联合有关单位、机构承办。

  第一场讨论会: 主旨演讲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浙江省商会发展研究院院长郁建兴教授主持主旨演讲。

(郁建兴)

  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浙江省工商联党组书记陈浩,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正和岛研究院执行院长兼首席研究员施星辉,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全国工商联原副秘书长王忠明,浙江省政协常委、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巡视员隗斌贤,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所长浦文昌先后发表主旨报告。

(陈浩)

  陈浩作了题为“新时代工商联的新样子”的主旨报告。他以最近召开的世界浙商大会开幕式为切入点,描摹了新时期、新挑战下,工商联工作的新任务和新重点。他提出,打造工商联的“新样子”,需要走“一二三四五”战略。所谓“一”,就是确定一条工作主线:促进非公经济的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的成长;“二”是要实施两项精准服务,即精准服务党委中心工作的同时,精准服务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三”是要防止三种工作倾向,包括部门行政化、见事不见人的倾向、工作碎片化倾向;“四”是实现“四化拉动”,将平台化、联动化、项目化、机制化作为工作的抓手;“五”是要发挥工商联的五个作用:非公经济人士思想的教育引领作用、促进非公经济人士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经济战略落实与维稳作用、行业促进与营商环境维护作用、构建和谐社会与促进社会治理效能的作用。

(施星辉)

  施星辉作了题为“观察2019:优化营商环境与新型政商关系”的主旨报告。根据他的观察,民企当前亟需解决的难题在于“翻过三座山”,克服市场、融资、转型困难,以及“跨过三重门”,在制度环境中实现沟通协同。在此背景下,正和岛研究院新近的一项调查项目覆盖了31个省、200+城市、41275家企业,共计35550份有效问卷。该调查详细展示了当前民营企业营商环境的总体图景。调查研究发现,中国的营商环境总体状况持续向好,民营企业发展预期稳健,投资信心有所回升。党和政府主导的政务改革、法制建设、产权保护、税制普惠等,为民营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此过程中,我国的政商关系越来越呈现出“清上加亲”的趋势。随后,他又指出,当前的经济格局和营商环境中仍然存在一些负面现象,例如中小企业融资难、税务负担过重,等等。为了重构和谐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政商关系,政府和民企都应当坚持走“共识、共建、共生”的路径。

(王忠明)

  王忠明作了题为“新时代的商会使命:从两段引语谈‘两个健康’”的报告。他认为,“两个健康”是工商联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也应是商会组织必须履行的使命担当。他借助两段引语来阐述自己关于商会工作使命的看法。第一段引语是教宗若望保禄二世《百年通谕》中的“人趋向于善,但同时又能作恶。他既能超越眼前之利,同时又受困于它。”这段话揭示了营利性企业的根本特质,商人逐利,但可以被约束。因此,工商联在实施“两个健康”工作中应当重点平衡企业的逐利倾向和社会责任感。第二段引语是《文子》中的“天下大利,比身即小;身所重也,比义即轻。此以仁义为准绳者也。”这段话体现了“两个健康”的核心聚焦:义利平衡。工商联的重大使命就在于引导企业在义利之间取得联结和平衡,让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廖鸿)

  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副局长廖鸿对上述三位嘉宾发言发表了精彩评论。他首先肯定了本届民间商会论坛的价值,认为这是一个面向所有关注和关心行业协会商会、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有志之士所搭建的有益平台。两位演讲嘉宾的报告分别展现了他们对于民营经济面临现实问题的思考,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他也对本届论坛聚焦的“特殊时期”进行了自己的阐释和解读。他认为,在当前背景下,行业协会商会需要发挥好服务功能,增强企业间的互信合作、资源互换,从而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隗斌贤)

  隗斌贤作了题为“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的痛点与商会功能再造的难点”的主旨报告。他认为,解读“两个健康”,关键在于阐明三个问题:一是民营经济的真实情况怎么样,二是“两个健康”的症结何在,三是“两个健康”的必由之路在哪里。针对第一个问题,他借助恒大研究院披露的数据来说明,民营企业面对的制度化环境总体向好,但税贷压力过重、企业家罪案频发等问题依然有待解决。接着,他总结了“两个健康”的根本症结,即消灭私有制与剥削的思想理论环境、公权强制剥夺私产的法律环境,以及高度垄断限制民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基于此,并结合现实观察,他又提出了建设“两个健康”的路径依托:一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的建设思想,坚持两个“让一切”,和两个“毫不动摇”和三个“彻底破除”;二是将理论创新与思想解放作为基础,以制度建设牵引经济环境优化;三是厘清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国企与民企、公产与私产三对关系,四是将营商环境改善、健全市场氛围作为前提和保障。

(浦文昌)

  浦文昌作了题为“当代国外商会和行业协会的发展和启示”的报告。他提出,随着新技术革命和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无论是美国英国为代表的英美模式、以法国德国为代表的大陆模式,以及以日本、泰国为代表的混合模式体制下的行业协会商会,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机遇。在此背景下,拓展服务内容、创新运作方式、加强能力建设“三位一体”,成为了国外行业协会商会对新局势的陆续的策略性应对。基于对不同国家的案例解读,浦老认为,我国商业协会商会也应当积极顺应技术革命和企业创新的时代要求,完善治理结构、改善运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在此过程中,政府监管部门应从政策层面提供支持,减少干预、适度监管、允许探索,以增强行业协会商会的活力,促进民营经济的健康发展。

(授旗仪式)

  主旨演讲结束后,郁建兴宣布“浙江大学全国卓越商协会会长联盟”正式成立。全场与会领导与嘉宾见证了“浙江大学全国卓越商协会会长联盟”挂牌与授旗仪式。“浙江大学全国卓越商协会会长联盟”由中国民间商会论坛、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省商会发展研究院、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中商政和共享运营服务平台、北京浙江大学校友会经济发展研究会共同发起,旨在“发现已经卓越的商协会会长、培养可以卓越的商协会会长、放大商协会会长卓越的贡献”,让全国商协会会长携手卓越,与卓越同行,共同创造一个新时代的“卓越”。浙江大学全国卓越商协会会长联盟由郁建兴担任主席,项洪斌担任首届执行主席,邱华担任秘书长。

(项洪斌)

  随后,项洪斌作了题为“与卓越同行”的主题发言,系统阐述了卓越商协会会长联盟的使命理解、目的意义、职能定位,简要介绍了联盟的实施步骤、发起单位、办公地点。他强调,全国卓越商协会会长联盟是一个面向全国,聚焦于行业协会商会领导者、追求共同卓越的平台型组织,将会通过“定好战略、搭建平台、汇聚资源、做实服务”的环节步骤,积极地“发现已经卓越的会长”、“培养可以卓越的会长”、“放大会长卓越的贡献”,从而贯彻落实“发现卓越、联盟卓越、赋能卓越、贡献卓越”的理念。

  第二场讨论会:行业协会商会回应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

  11月16日下午,论坛开展了主题为“行业协会商会回应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的第二场讨论会,本场讨论由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贺绍奇主持。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公益发展研究院院长徐家良,江苏省民营经济研究会秘书长吴跃农、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晞、杭州零伊久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朝晖分别作了报告。

(徐家良)

  徐家良作了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行业协会商会面临的新挑战”的报告。他指出,我们需要关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涵:现代化是体现在技术现代化、观念、行为和体制的现代化;治理区别于管理,最大的特点是多中心与多元参与。随后,他对2018年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的评估情况作了简要介绍,对去年一年中,行业协会商会的党组织建设的全面覆盖、行业发展的服务职能发挥给予了肯定评价。在行业协会商会的内部治理优化问题上,他从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社会化、市场化、增加学习能力、职业法人化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最后,他对行业协会商会的发展作出了三个方面展望:一是要高质量地服务会员和服务社会,满足需求;二是要与政府合作,接受职能转移,提供智库服务;三是要积极重构市场、政府和社会关系新秩序。

(吴跃农)

  吴跃农作了题为“新时代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民间商会的新作用新担当”的报告。他指出,商协会处于中美贸易摩擦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新背景下,正面临可涵纳最大社会群体的新状态。在商协会脱钩总趋势下,商会需要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自身服务能力建设,将党组织的对下执行性与民间商会组织的基层自治性结合,促进商会在先进性、群众性、民间性和组织性四个维度的发展。接着,他归纳了商协会在促进“两个健康”和商会自身建设中的应然性工作路径:通过工商联渠道积极参政议政、推动政商交流(部委交流)和聚合会员诉求、推动企业行业自律与守法诚信、促进国民合作。此外,他还将商协会在新时期的新作用总结为八个要点:秘书处职业化,服务前移;专业化更突出,提升服务;金融战略,研究助力;网络建设,覆盖会员;信息服务,政策解读;法律支援,商事调解;绿色环保,光彩公益;文化建设,八方共赢。

(徐晞)

  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徐晞作了题为“海外华人商会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报告。她从研究对象、学术史梳理、研究重点三个方面展开叙述。首先,她对该议题的研究对象进行了分析,对海外华人商会给出了具体定义,并以美国华人商会的例子来解读海外华人商会的组织特征。随后,她梳理了当前学术界关于社会组织参与“一带一路”、华人社团、华人商会的研究成果。基于此,她就“一带一路”沿线华人商会的历史作用与时代价值功能何在、如何制定与贯彻宏观政策激发“一带一路”沿线华人商会时代价值功能、如何完善“一带一路”沿线华人商会外部治理生态和内部治理结构这三个问题,系统阐述了自己的思考。

(周朝晖)

  杭州零伊久智能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朝晖作了题为“中美贸易摩擦背景下行业协会商会的新作用”的报告。她指出,中美贸易战给江浙一带企业发展带来复杂的影响,虽有利于淘汰落后产业、倒逼企业转型,激发中国企业的行动力与社会担当,但也客观造成了市场需求萎缩,中小企业难以为继的结果。在此背景下,行业商会应赋能新技术、开拓新应用,努力做好行业“智囊”。具体而言,行业商会的智囊作用应当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引导企业深化内部管理,学习先进标杆经验,响应国家战略政策;二是帮助企业保护新开拓的海外市场,主动积极引导企业重视质量与品牌建设;三是积极组织学习新的运营模式,收集与传递需求信息。总之,行业协会与商会应当把握新形势下的新定位,创造专业的服务价值,带来潜在的、深远的社会意义。

  第三场讨论会:行业协会商会能力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

  11月16日下午,论坛开展了主题为“行业协会商会能力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的第三场讨论会,本场讨论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郑成林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冉、温州市工商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赵文冕、温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张建民、上海温州商会新生代执行会长、创魅芯技董事长木洲龙分别作了报告。

(张冉)

  张冉作了题为“打造企业家门口服务体系,优化民企营商环境——来自上海浦东新区工商联的实践”的报告。他简要介绍了浦东新区民企服务的整体情况,以及浦东工商联的五方面重要举措:一是协调整合,走联动服务之路;二是问需求计,走匹配服务之路;三是搭桥铺路,走亲情服务治理之路;四是分门别类,走全面服务之路;五是线上线下,走融合服务之路。为了搭建更好的浦东新区对民企家门口的服务体系,他提出,应当以党建引领、需求主导、全面质量、实虚结合为建构机制,以“三张清单”为主线内容,基于服务资源体系、服务需求体系、服务项目体系和服务配套体系进行特色建构。

(赵文冕)

  赵文冕作了题为“商会组织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层探索与实践思考——以温州为例”的报告。他指出,社会治理是涉及多个领域、多个维度的治理,商会作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在他看来,温州商会在国家治理体系中发挥出的作用体现在以下三方面:在经济治理方面,温州商会发挥牵引功能,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包括牵引行业高质量发展、牵头拓展两个市场、牵头规范行业市场秩序、牵头维护合法权益;在社会治理方面,发挥协调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包括组建调解队伍、开展公益慈善、投入精准扶贫、维护社会稳定;在生态治理方面,发挥组织功能,共建生态文明,包括截污治废、节能减排、协同治水。随后,他借助对温州经验的长期考察归纳了九大成功关键:一是促进商会统一归口工商联管理;二是培育一批示范标杆商会;三是突出做强商会主体功能;四是推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走在前列;五是引领商会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六是组织商会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七是壮大担当行业发展重任骨干力量;八是全域推进县级工商联深化改革;九是切实增强商会党建红色动力。

(张建民)

  温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张建民作了题为“行业协会提升自愿性环境治理绩效的理论与国际实践”的报告。十九大报告提出了新的环境治理体系,明确了环境治理当事方的职责,而国际社会通行的环境治理模式则以自愿性环境治理为创新。基于此背景,行业协会如何推进自愿性环境治理、提升行业环境治理绩效,值得我们思考。聚焦于这一问题,他先对研究的分析框架进行了介绍,然后对国际实践经验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概括:一是自愿性环境项目的宗旨与政府环境计划及政策目标的一致性;二是自愿性项目环境治理绩效目标具有合理性和挑战性;三是有效吸引企业自愿参与环境治理项目的激励机制;四是有效的信息传播及技术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五是有效的监督和实施机制。在此基础上,他又针对如何切实助推行业协会提升自愿性环境治理绩效,提供了自己的思考。

(木洲龙)

  木洲龙作了题为“新生代青年企业家未来的进击与逆袭”的报告。他从青年企业家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当前的社会经济环境,强调了政府支持、孵化环境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意义。他认为,青年企业家殷切盼望着来自政府的支持,以及来自工商联、优秀企业的指导与帮助。政府和工商联应当在青年企业家身上倾注更多的关怀,为中小型企业营造良好的培育发展环境。最后,基于对自身创业历程的回顾,他提出,“财富是没有捷径的,唯有做品德高尚的人去帮助他人才是最大的财富”,认为青年企业家应有责任感和社会担当,秉持“创业维艰,不忘初心”的信念,继续奋斗进取。

  第四场讨论会:新型政商关系视角下的行业协会商会发展与实践

  11月17日上午,论坛开展了主题为“新型政商关系视角下的行业协会商会发展与实践”的第四场讨论会,本场讨论会由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沈永东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贺绍奇、中国民主建国会苏州市委办公室副主任徐泉龙、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副系主任罗文恩、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副教授陆聂海、宁波市丽水商会秘书长吴克汀先后作了报告。

(贺绍奇)

  贺绍奇作了题为“政商交往规制——基于公共政策参与与亲清政商关系视角”的报告。针对官商单方面接触强化、非普惠差异化对待企业、官商交往规则规制停留在空泛口号上等诸多政商交往乱象,他认为症结在于政府及政府官员滥用裁量权或不当利用裁量权,以至于政府及政府官员与企业交往行为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纳入到法治化路径。为此,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他提出,亲清政商关系建构与营商环境优化必须纳入法治化轨道,政府应畅通现有规范化交往机制并提供强有力保障,行业协会商会则应从规则制定与规则适用两方面优化营商环境,包括充分利用现有交往机制定期与政府沟通、改善治理水平等。此外,还要加强对所有除规则制定与规则实施以外的官商交往的规制或约束。

(徐泉龙)

  徐泉龙作了题为“苏州市民间行业商会发展情况及分析理论框架——以工商联市属行业商会为样本”的报告。他从数量、等级评估等方面介绍了苏州市工商联市属行业商会的发展状况,并指出了苏州市工商联市属行业商会发挥集体利益代表和对内服务两种职能的具体表现。最后,他从行业代表性、经费可持续性、工作人员能力建设和内部民主性四方面,阐述了苏州市工商联市属行业协会的自身管理能力建设情况。

(罗文恩)

  罗文恩作了题为“从内嵌到共生:后脱钩时代政府与行业协会关系的一个新框架——兼论深圳福田区的实践”的报告。他在阐述政会合作关系理论基础上提出,政府和行业协会间正在形成一种新型关系——共生关系。共生关系是一种政府和行业协会在保持自主性的同时,表现出双向依赖性的关系。构建共生关系的前提条件是存在“有为政府”和高成熟度、高自主性的协会。这种共生关系的特征表现为利益契合、双向依赖和制度化长期合作;结果呈现为双方互惠、平等对话。最后,他阐述了深圳福田区政会共生关系的初步检视,及福田区政府推动行业协会发展的策略。

(陆聂海)

  陆聂海作了题为“新形势下推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的思考”的报告。他从七个维度指出新形势下工商联的改革方向:第一,民营经济“非常态”背景下,工商联应积极构筑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平台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平台,发挥商会经济服务作用。第二,新经济业态涌现背景下,各地应根据自身条件组建特色小镇商会、园区商会、街区商会、数字经济商会等新经济业态商会,推动商会工作“拓展覆盖”。第三,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背景下,应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商会章程,建立商会负责人综合评价机制,推进商会自身建设。第四,加强党的建设背景下,应采取单独建、联合建等形式,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实现商会党建工作全覆盖,加强“党建”和“会建”的融合。第五,大统战背景下,应通过商会党组织带头、设置统战工作联络员等措施加强商会的统战性。第六,新型政商关系建设背景下,应加强企业协商和政企协商,发挥商会协调作用。第七,“互联网+”背景下,应创新商会工作载体,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探索“智慧商会”新模式。

(吴克汀)

  吴克汀作了题为“论亲清政商关系视角下的行业协会商会的特殊作用”的报告。他提出,亲清政商生态环境中行业协会商会发展的“四力”:其中,民营经济发展是原动力,与地方政府互动是驱动力,较高的组织化程度是生成力,瓶颈与问题是弱化力。然而,行业协会商会发展仍然存在事权与财权不匹配、“政企桥梁”的角色定位存有局限性等问题。为此,新型政商关系构建过程中,行业协会商会应积极发挥自身在资源配置、合作扩展和自主治理方面的优势,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行业协会商会还应强化自身行业服务、行业代表、行业自律和行业协调的作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推手,助力民族崛起和国家复兴。

  第五场讨论会:行业协会商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

  11月17日上午,论坛开展了主题为“行业协会商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第五场讨论会,本场讨论会由全国工商联智库委员会委员、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所长浦文昌主持。无锡市政协研究室研究员汤可可、华南农业大学社会工作系理事长李锦顺、深圳企业评价协会常务副会长及秘书长李亚平、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周孜正和上联智库创始人严同球先后作了报告。

(汤可可)

  汤可可作了题为“行业协会商会在社会治理变革中的角色辨析”的报告。他指出,改革开放的推进促使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而国际投资与贸易的广泛和深度参与使得行业协会商会的建立成为必然。行业协会商会在社会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应聚焦于利益协调、意思协商和管理协同三个方面。在他看来,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一种多元治理模式,以契约、竞争、信任、服务为条件,因此,多元治理主体既要明确各自的职能和责任,又要建立起以法治为基础的稳固有效的合作机制。在此背景下,未来可从企业权利让渡、组织权能赋予和政府权力委托等角度,研究行业协会商会的角色定位问题。

(李锦顺)

  李锦顺作了题为“法人治理问题:街道商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困境及其出路”的报告。他详细介绍了广州市天河区支持社会组织发展推动现代服务业的相关政策,并指出目前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社会组织申报不积极、社会组织不知如何发挥好自身作用等问题。在未来的工作中,不仅应加强社会组织之间的跨界合作,鼓励社会组织走出去,增强自我造血功能,还应加强对街道商会的“体检”,要求其按照“四好商会”的标准做台账,推动街道商会快速发展。

(李亚平)

  李亚平作了题为“商(协)会活力指数构建及其实证分析——以深圳市福田辖区为例”的报告。她对深圳市商协会活力指数构建、数据采集、结果分析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商协会活力评估对政府培育商协会有效配置资源和推动产业发展的能力、促进商协会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及水平、激发商协会的活力空间,以及进一步推动商协会生态系统走向合作共治之路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商协会活力评估也帮助商协会明确了自身的实力水平、和优秀组织之间的差距,有助于它们明确自身在资源和能力上的优势与劣势,重新梳理组织定位,使商协会更加注重服务对象的需求,加快构建共赢机制,推进标准化和特色相互融合。

(周孜正)

  周孜正作了题为“行业协会职能发展的三个时代—以无锡行业协会的历史演变为研究中心”的报告。他指出,在政府主导的时代,无锡行业协会应时而生,但由于政府办会缺乏经验,行业协会职能发挥有限。“放管服”改革后,无锡行业协会进入学习和过渡的时代。这一阶段,无锡行业协会在创办初心、服务内容、人员结构等方面都释放了很多创造力,行业协会积极在类型、职能等方面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大胆探索,为行业协会创新提供了许多优秀范例。随着“放管服”改革进入成熟阶段,行业协会的工作职能和服务内容将大大扩容,为此,行业协会必须加强与政府的沟通和交流,保持政商通畅。除此之外,行业协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是在法律框架下加强会企同创,提高协会对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

(严同球)

  严同球作了题为“长三角一体化中协商会的资源共享”的报告。他指出,协商会面临着定位不清晰、缺乏创新意识和管理人才、市场营销淡薄、造血模式失调的内部环境和法律制度滞后、合作意识淡薄、社会认知存在偏差的外部环境。为此,结合长三角一体化的背景,协商会应积极推动服务内容、会员单位、专家智库和管理人才四个方面的资源共享,并建议以区域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协调为拉手,以搭班子、统一规划、制定行动计划纲领为推手,以确定重点合作机制和途径、实现区域协商会互联互通为抓手,成立长三角一体化协商会联合会(办公室),建立长期的跨界或跨地域合作机制,加强协商会内部职业化和专业化,提高为企业赋能的能力,推动长三角区域内协商会一体化。

  五场讨论会结束后,论坛举行了总结与闭幕式。郁建兴教授对本届论坛进行总结。

(郁建兴)

  郁建兴总结道,本届商会论坛聚集了理论界、实务界等各界代表,讨论了行业协会商会回应贸易摩擦和经济下行、行业协会商会能力建设与营商环境优化、新型政商关系视角下的行业协会商会发展与实践、行业协会商会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等议题,涉及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历史学等诸多学科,在主体、领域、议题、学科背景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

  本次论坛聚焦于特殊时期行业协会商会的特殊作用。施星辉院长指出,2019年中国的营商环境和政商关系好转,但仍存在信息不对称、信任不对等、信心不均衡等结构性矛盾。隗斌贤教授指出了政策表面化、难以落地的问题。陈浩书记则反思了工商联部门行政化、见事不见人、工作碎片化等倾向,并提出青蓝计划,力图加强企业延续发展。针对营商环境和政商关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届论坛也给出了应对之策。王忠明副会长提出行业协会商会要将“义”放中间,将“利”放两边,加强自身建设。浦文昌老师提出了在经济下行的特殊时期,行业协会商会应成为提供合作资源的枢纽平台,成为指导企业经营的家庭医生,从而推动企业创新转型、开拓市场、提升管理水平。贺绍奇教授提出要将政商交往纳入法治化路径。周朝晖老师则强调了行业协会商会应促进企业相互交流,学习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开展质量管理标准建设,增强市场主体竞争力,同时也要向国际组织采购、政府采购方向用力。在行业协会商会实务方面,赵文冕副主席详细阐述了温州经验的九大成功关键,张冉教授介绍了上海浦东新区的企业家门口服务体系。在行业协会商会参与社会治理领域,汤可可主任讨论了行业协会商会利益协调、意思协商和管理协同的角色定位。

  最后,郁建兴对协会商会研究的新议程做出了几点展望:第一是关注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的变化发展,同时,将视角从工商联领域扩展至民政领域;第二是在全国卓越商协会会长联盟成立的基础上,探讨其如何为商协会会长赋能增值;第三是商协会评估指数理论模型的建立;第四是大数据驱动的行业协会商会研究;第五是共生关系中的政与商;第五是长三角一体化中的商协会研究;第六是商协会在劳资关系、公益慈善等多领域的治理绩效研究。

  郁建兴指出,从1999年吴敬琏先生指出温州商会是“真正的民间商会”,至今已历经整整20年。我们理应当也能够迎来中国民间商会发展的高光时刻,我们理应当也能够推动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我们应当也必须推动国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更进一步地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我们的荣耀!

  (文:陈绅、陈天慧、王凯文/图:任杰、佘筱燕)

 

返回首页 | 联系我们 | 网站链接 | 研究所介绍 |
本网站内容未经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许可 不得转载或引用
Copyright www.bijiao.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无锡民营经济和民间组织研究所 苏ICP备13047341号 你是第 个访问者